裝配式建筑的歷史
建國初期,在前蘇聯幫助下,掀起了一個大規模工業化建設高潮。從前蘇聯搬、抄了單層工業廠房體系。該體系中的柱、吊車梁、人字形屋架和薄腹屋面梁、槽型屋面板、天溝板和槽,均采用預制生產,圍護結構多為磚砌體。在這個年代構件的預制生產大多是在工程現場,且多為非預應力構件,技術水平不高,質量也不穩定。
1950s,新中國首次提出了建筑工業化的口號,當時建筑工業化的主要內容就是指構件的工業化生產。經過十年建設,我國國民經濟不僅恢復、而且有了較大發展,也在此期間,我國在蘇聯幫助下,在清華大學、原南京工學院、同濟大學、天津大學和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等高等院校,專門設立了混凝土制品構件本科專業。
1960s,工業建筑的主要構件已是工廠化集中生產,構件質量明顯提高;特別是預應力技術在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企業得到推廣應用,不但節省了原材料,還提高了構件的性能。
1970s~1980s,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 促成了我國裝配式鋼筋混凝土建筑、部分裝配式混合建筑和構件預制生產,獲得空前的發展機遇,達到了行業一個輝煌的峰值。但在構件類型和生產原理方面并沒有重大突破。值得一提的是:以高強鋼絲和鋼絞線為代表的高效預應力鋼材,在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生產中開始得到推廣應用。
1990s,進入九十年代后,由于(部分)裝配式建筑自身有許多問題,主要可用“熱、裂、漏“來概括,和現澆結構相比,這些問題更顯突出。于是現澆結構幾乎全部替代了裝配式結構。
廣州市客族裝配式建筑有限公司主要生產住人集裝箱、集裝箱宿舍、集裝箱辦公室、集裝箱廚房、集裝箱衛生間、集裝箱商鋪、集裝箱治安亭等等設計集裝箱活動房以及銷售維護為一體的廣州集裝箱廠家,擁有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技術精湛的專業團隊、雄厚的資金實力、忠實的客戶群體。今天就先講到這里,如需詳情了解更多廣州黃埔住人集裝箱、